思考要外行,实践要内行——解决问题之道
日期: 2019-04-11

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科研水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如何提升科研水平,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但科研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能脱离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从发现问题,到描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告诉我们,思考的时候要像外行人一样无所顾忌地思考,而实践的时候要像专家一样缜密地实践。这本书不仅对于科研人员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于所有愿意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是由培育和管理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研究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金出武雄对其日常研究、生活和学习的经验进行收集整理而成的一本小册子。 本书不仅用作者亲身经历的大量事例极具趣味地描述了许多有效的科研法则,如“海阔天空的构思”、“跳出现有的成功”、“KISS方法”、“用情景推动研究进展”、 “智慧体力”、“从‘做不到’重新开始”、“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构想”,等等,而且更是用大量的篇幅、语重心长地为下一代即将承担未来的年轻人如何进行科研, 如何进行创新,想得到一定成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提供了必要、及时的指导。

作者用大量实例说明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思考的时候要像外行人一样无所顾忌地思考,而实践的时候要像专家一样缜密地实践,并且对于个人该如何培养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精辟地指出,解决问题的两大必要条件:首先要有好的思路,如果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到达目的地;同时,扎实的基础、毅力、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作者认为,解决问题有三个阶段:

(1)在头脑中描绘问题——这个阶段,要仔细、反复地思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从什么地方入手最容易得出答案。也要想到那些有可能产生但与本质无关可以暂且搁置的问题, 甚至跟本质并不十分相关的问题也要想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广泛收集材料,打好解决问题的基础。

(2)培养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个阶段做例题是很关键的。最初可以从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尽可能简单的例题开始。然后要多想一些解法,并思考例题的题点与答案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假如物体的重量翻倍,该道题的答案结果应该翻倍”等等这样的假设。 接着做一些稍微复杂的例题,或者把原来的例题复杂化。比如:“到目前为止,假设物体都是只有一个的情况,如果要是有两个,应该如何解答。”只将例题解决了还不够,还要思考是如何变得这么复杂的,为什么原有的解法就不能解答问题了。

(3)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阶段要多尝试,多找些问题来试,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像缠绕细铜丝一样,一圈一圈慢慢缠绕,才能形成铜线圈。 提高能力的过程,是不能中断的,一旦停止,已经积累起来的能力就会土崩瓦解。建造高楼的时候,高度越高根基也越深,正是这个道理。

研究过程中,还要思考“我能不能证明这个解决是正确的?”,问题解决之后还要反过来想“我能不能做出一个该解法解不出来的例题呢?”这种逆向思维对于深刻了解问题和培养思维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这是一本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好书,书名中的“科研成功之道”让大家以为这本书只对科研人员有用,其实金出教授主要讲的是如何进行一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中的内容也回答了为什么美国的科研能有这么多创新,并能用于实际工业: 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喜欢思考问题的朋友,无论在学习、工作、产品研发,还是创业上,这本书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